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表时间:2021-03-01 15:00:07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28111001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适用专业:各专业                     开课系部:思政部

  学分:    3                          学时:54 (理论48 实践6)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9号)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如理想信念、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格品质和心理素质等)的任务,而本课程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它为各专业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达到未来工作岗位素质要求起到了很好的支撑和核心作用。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它是我校的公共素养课,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系列课程之一。课程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思想教育和法律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成才,提高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课程。

  课程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环节的学习,使大学生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前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最终实现我校培养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过硬职业技能并具有大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职业人提供必不可少的教学支持。

  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观,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育各种道德素质,提高法律素养、自觉遵纪守法,促使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完善四种认识(认识社会、学校、职业和自己),学会四种技能(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交往),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本课程配合专业教育,从面向培养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出发,着重解决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使学生具有明确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和较完善的职业纪律素质,为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共计7个学习单元,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单元一人生的青春之问;单元二坚定崇高信念;单元三弘扬中国精神;单元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单元五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单元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在授课过程中,可组成课程教学团队,每位教师承担不同单元专题的备课及讲授任务,各专题可根据授课时间安排确定先后上课顺序,实践环节由各组根据授课时间及内容自行安排,最终共同实现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工作。教师可根据课堂效果开展情况,并力求达到科学性、创新性、思想性、启发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每次重点解决几个问题。通过集中讲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情景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相关课程内容的授课活动。针对课程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建议可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专题演讲、辩论比赛;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及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等。

  本着务实、务真、突出高职高专特色的原则,本课程变一次考试决定学生成绩为平时考察加期末测试综合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即学习态度、课堂参与、作业成绩、实践成绩等占总评的40%。期末考试(开卷)占总评的60%。从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态度、作业的完成质量、讨论、辩论、演讲等方面的表现评定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也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注重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考察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表1 与前期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提供的能力支撑

  备注

  1

  高中政治课

  基础知识体系

   

  表2 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本课程提供的能力支撑

  备注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理性思辨意识与能力

  基本的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

   

  五、课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认识本课程的主线;围绕做怎样的人,怎么样做人开展学习。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发展的新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把握本课程的特点,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2)理解人生观的基本内涵以及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重要意义,掌握处理各种关系的方法,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做到和谐发展。

  (3)理解理想信念、共同理想的含义和特征,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实现中国梦。

  (4)了解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禀赋,做忠诚的爱国者及改革创新实践者的途径。

  (5)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道义力量,积极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

  (6)了解道德的历史演变、功能、作用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革命道德,理解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的内容,确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恋爱观、婚姻观及公德意识,学习掌握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锤炼高尚品格。

  (7)了解法律的概念和历史发展,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实体法律部门和程序法律部门,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与法律的至上地位,法律权利与义务以及二者的关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成为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依法行驶权利和履行义务。

  2.能力目标

  (1)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提高处理理想与现实矛盾能力;

  (3)正确处理身心健康、个人与他人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奉献国家、奉献社会的精神。

  (2)培养学生大公无私、先国家后自己,先人后己的美德。

  (3)培养学生奉公守法、遵守公德、严以律己的作风。

  (4)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好习惯。

  (5)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精神。

  六、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表3  课程教学单元设计

  序号

  单元名称

  要求(学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与态度)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学时建议

  教学载体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备注

  1

  绪论

  了解认识本课程的主线;围绕做怎样的人,怎么样做人开展学习。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发展的新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把握本课程的特点,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发展的新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把握本课程的特点,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1.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2

  多媒体

  课堂教学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第二课堂,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延伸和深化本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互动、多媒体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多媒体

  教室,

  能展示多媒体课件材料

  课堂参与学习态度及作业综合评定

   

  2

  人生的青春之问

  理解人生观的基本内涵以及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重要意义,掌握处理各种关系的方法,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做到和谐发展。

  帮助大学生理解人生观的基本内涵以及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重要意义,掌握处理各种关系的方法,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做到和谐发展。

  2.1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2.2正确的人生观

  2.3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8

  多媒体

  课堂教学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第二课堂,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延伸和深化本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互动、多媒体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多媒体

  教室,

  能展示多媒体课件材料

  课堂参与学习态度及作业综合评定

   

  3

  坚定理想信念

  理解理想信念、共同理想的含义和特征,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实现中国梦。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正确理解理想信念、共同理想的含义和特征,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实现中国梦。

  3.1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3.2  崇高的理想信念

  3.3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8

  多媒体

  课堂教学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第二课堂,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延伸和深化本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互动、多媒体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多媒体

  教室,

  能展示多媒体课件材料

  参考课堂回答问题、学习态度、操行得分、书面作业及社会实践等综合考评,着重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

   

  4

  弘扬中国精神

  了解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禀赋,做忠诚的爱国者及改革创新实践者的途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禀赋,做忠诚的爱国者及改革创新实践者的途径。

  4.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4.2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4.3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8

  多媒体



  课堂教学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第二课堂,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延伸和深化本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互动、多媒体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多媒体

  教室,

  能展示多媒体课件材料

  参考课堂回答问题、学习态度、操行得分、书面作业及社会实践等综合考评,着重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

   

  5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道义力量,积极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道义力量,积极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

  5.1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5.2坚定价值观自信

  5.3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6

  多媒体

  课堂教学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第二课堂,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延伸和深化本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互动、多媒体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多媒体

  教室,

  能展示多媒体课件材料

  参考课堂回答问题、学习态度、操行得分、书面作业及社会实践等综合考评,着重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

   

  6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了解道德的历史演变、功能、作用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革命道德,理解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的内容,确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恋爱观、婚姻观及公德意识,学习掌握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锤炼高尚品格。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道德的历史演变、功能、作用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革命道德,理解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的内容,确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恋爱观、婚姻观及公德意识,学习掌握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锤炼高尚品格。

  6.1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6.2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6.3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6.4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12

  多媒体

  课堂教学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第二课堂,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延伸和深化本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互动、多媒体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多媒体

  教室,

  能展示多媒体课件材料

  参考课堂回答问题、学习态度、操行得分、书面作业及社会实践等综合考评,着重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

   

  7

  尊法学法守法

  了解法律的概念和历史发展,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实体法律部门和程序法律部门,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与法律的至上地位,法律权利与义务以及二者的关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成为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依法行驶权利和履行义务。

   

  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了解法律的概念和历史发展,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实体法律部门和程序法律部门,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与法律的至上地位,法律权利与义务以及二者的关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成为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依法行驶权利和履行义务。

  7.1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7.2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7.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7.4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7.5培养法治思维

  7.6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

  10

  多媒体

  课堂教学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第二课堂,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延伸和深化本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互动、多媒体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多媒体

  教室,

  能展示多媒体课件材料

  课堂参与学习态度及作业综合评定

   


  七、课程实施条件

  1.教师基本要求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思政教育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相应专业技术岗位要求职称,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经验。

  2.教学硬件环境要求

  能上网、流畅播放各类视频、音频、图像的多媒体教学教室

  3.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1)指定教材

  作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课题组

  书名:(2018年4月第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4月

  (2)参考资料

  1.习近平:《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4.《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通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5.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8.习近平:《在同各界青年优秀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9.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1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13.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求是》,2015年第一期年版

  14.《更加注重发挥宪法重要作用,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 《人民日报》2018年2月26日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八、其它说明

  各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及基本要求,不同教学小组可根据专业实际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增补或删减。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