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5月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在太白校区一楼会议室召开以“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为主题的集体备课活动,院长王锋引导全体教师党史学习教育要先学先行、先悟先懂,副院长张宝婧就党史学习教育背景下开展此次集体备课的意义及工作安排作出简要说明。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既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的讲话精神,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与会教师积极踊跃进行发言,在思想碰撞中升华认识、在交流互动中启发思路。
“概论课”以史为支撑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是通过比较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分析我党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及共产国际运动的得失,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过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艰辛和不易,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党,是实事求是的党,是与时俱进的党,从而加强对党的认可和热爱,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定跟党走的信念,积极自觉的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去。
二是通过案例教学法,讲好党史故事。从党史故事讲述上升到历史规律本质探讨,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更好地实现理论解读。从历史的角度还原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让理论的讲述更彻底,更有说服力;从党史故事中探讨对当下新时代的启示,将故事升华为一种精神,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从党史故事中探讨对当下新时代的启示,去帮助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用好本地红色资源,增强党史融入思政课的趣味性。红色资源是活的、有温度的党史,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运用红色资源要注重“活”,要用“新方法”讲好“老故事”。运用红色资源要注重“新”。十八大以来党取得的伟大成就,抗疫的感人事迹、脱贫攻坚的历史蜕变……无一不展现出新时代共产党人砥砺前行、一心为民的丰功伟绩。要将这些鲜活的案例积极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不断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
二、扩充夯实教师党史相关知识的储备,理直气壮讲好“概论”课。
可通过购买相关辅导材料、组织参加相关党史教育培训,不断巩固、扩充教师关于党史教育的储备库,使教师可以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针对大学生疑难问题,游刃有余的进行案例选择,能理直气壮地讲好党史事件与党史人物,对歪曲甚至诋毁党史的现象敢于亮剑、善于亮剑,让大学生真正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从而能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真正汲取不断前进的智慧与力量。
三、做学生实践活动的设计者和领路人,将党史教育有机融入课堂。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要牢牢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将不懈奋斗史、理论创新史和自身建设史有机统一起来。比如在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四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内实践活动,通过唱红歌、诗朗诵、演小品情景剧、党史知识竞答等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让引导大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在党史教育融入《概论》课的教学过程时既不能牵强的融入只图热闹,也不能平直堆砌,要提升,更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将所有的历史故事都拿出来讲。
“思修课(基础课)”以理想信念等精神谱系为支撑
一、融入的形式。结合学生实际,确定以讲党史故事为主要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达到学习效果;以学生为本,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实践教学针对性,以学生自己讲党史故事的方式进行,然后通过点评方式来加强学生深入了解党史,提升教学效果。
二、融入的章节。会议确定党史教育主要融入到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以及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中。
三、融入的内容。充分运用陕西红色资源优势,把“延安精神”“西迁精神”等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延安精神”的内涵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彻底的革命精神、是升华了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时代精神、是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形象的群体精神。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是贯穿于党的理论与思想中的精神气质,是内化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的灵魂。20世纪50年代,以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投入大西北建设的时代洪流,铸就了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西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西迁精神”铸造了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彰显了革命精神的气质品格。
党史学习教育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厚滋养和智慧力量,与会教师将以党史教育为引领,将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广大师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