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陕西开放大学(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委员会 关于印发《马克思主义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方案》
来源: 发表时间:2022-04-20 13:22:17 

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本)》等文件精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实现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现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对于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对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底色,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

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学和研究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明确职责使命,推动内涵式发展,强化政策保障,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的坚强阵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学理支撑和人才支持。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铸魂育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谋划,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规律、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三、建设目标

实施系统规划、整体推进的学院发展战略,建设一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构建重点突出、载体丰富、协同创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学和研究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内涵式发展,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建设内容与任务

(一)加强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鲜明导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围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提高组织力和领导力,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引领。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设立以课程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师党支部。严格“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每月至少固定半天时间开展党日活动,组织师生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建立师生思想政治状况定期研判制度,通过日常联系、谈心谈话等渠道,了解分析师生思想特点和变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实施师德“一票否决”。

(二)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深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坚定青年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打牢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完善贯穿融入。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贯穿和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同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深入学习“四史”结合起来,同深刻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迈向新辉煌特别是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联系起来,在增强学理深度、学术厚度上下工夫,在体现实践伟力上下工夫。

强化根本要求的学习教学。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的根本要求。要着力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和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准、掌握精,切实提高以之正确认识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青年学生理论社团的建设和指导。注重遴选高水平思政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履行指导、引导、服务、联系职责,支持青年学生用丰富多彩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方式,拓展思政课第一课堂教学效果,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领悟,坚定理想信念。

(三)强化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抓手。要在保持思政课课程设置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支撑,强化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

加强思政课课程群建设。进一步完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在开设好现有思政课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

紧跟实践与理论创新步伐,及时使用国家统一编写修订的思政课教材,充分吸收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一时间进教材,形成立体化教材体系,切实提升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

(四)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把全面强化教学方法改革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努力把高校思政课建成青年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健全集体备课常态化机制。要围绕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案编写、课件制作、重点难点问题讲解,以及教学组织等开展高质量的制度化备课,确保融会贯通、精辟讲解,避免照本宣科、脱纲教学、偏纲教学。同时要完善新教师试讲、教学观摩等制度。

强化“贯通”“联系”“比较”式深度教学。要放在“两个大局”背景下,结合“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认知规律,强化从历史与现实贯通起来讲,强化从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讲,强化从国际与国内比较起来讲,充分挖掘和运用国内外的历史、现实、案例、素材等,尤其是挖掘和运用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活实践的“富矿”,有机运用“互联网+”思政课教学,着力讲好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深刻揭示100年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争奇迹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讲清楚讲透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引导青年学生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集体的情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大力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推动和引导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现线上线下优势互补。推进实施基于微课、示范课堂、精品在线课程、慕课等资源的网上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艺术化探索专项试点并形成教学成果。

努力落实实践教学。贯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整合资源强化实践教学,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实践教学工作机制。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开展爱国主义、红色文化体验参观、撰写微评论、社会调研、原著名篇阅读、主题活动(演讲、征文、知识竞赛、观影)等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成功申报并用好“国家开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暨教师研学基地(陕西开放大学)”,落实实践教学,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础理论工作,它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承担任务,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重要的学理支撑,为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搭建学科平台要把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任务。学院的所有教师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自觉按照“一岗双能、一身二任”的要求去发展自己,推动工作,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坚定走出“教学好、科研也好”的新路来,树立起既是教学能手,又是科研骨干的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完整形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推动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为主线,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问题和广大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且将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运用到教学中,切实帮助学生增强鉴别是非的本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健全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建设机制

校党委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切实履行党委对思政课建设的主体责任。校党委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思政课建设,把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标准评估体系。校党委书记、校长及其他班子成员要联系1个思政课教研室或1名思政课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2次。建立完善校领导讲思政课制度,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4个课时思政课,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2个课时思政课。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

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活实践,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要实现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两条腿走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理论宣传的前提。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的研究,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拓展研究视野、增加学术厚度,让学术研究成为思政课教学和学科建设的坚实支撑。成立以学校主要领导挂帅,其他校级领导、党政职能部门管理干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宣讲团,以党的创新理论、重大会议精神、重大决策部署为内容,面向全校师生、全省开放大学办学系统和社会进行宣传宣讲。积极对接地方党政部门,发挥调查研究和智库作用,发挥资政育人功能。

)着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明确建设方向。要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六个要”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

严格执行思政课专职教师准入制度。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双标准”,把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扎实的教师吸收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足额配置思政课教师岗位。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逐步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坚持把教师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实行不合格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

常态化自我提高练“内功”。思政课教师要紧紧围绕讲好课、建金课、打造精品课堂的目标,履行好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岗位职责。要把自学作为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生活方式,自觉学习、善于学习、刻苦学习,钻研理论、钻研历史、钻研时事、钻研教学,向书本学、向经典学、向实践学、向别人学,把“内功”提上来。

多层次开展教师研修培训。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思政课教学展示、优秀课程观摩或“大练兵”、教学能力竞赛等活动。推动“周末理论大讲堂”制度化,以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高水平培训与一般培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水平与教学水平。每年邀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教授来校开展教学、科研指导和学术交流1-2次。积极参加国家、地方、高校三级思政课骨干教师理论研修、教学研修、实践研修培训,力争每年对不少于四分之一的思政课教师培训一次。假期组织专兼职思政课教师赴国内高校、红色文化基地、爱国主义基地等开展社会实践研修

增强教师的认同感、获得感。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聘评工作中,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切实保证思政课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岗位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每年专门设立思政课教学改革、科研课题(项目),鼓励教师开展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教学方法研究与科学研究,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有一批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积极申报校级及以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成果奖。按照学校《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津贴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落实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

培养造就名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为主体,着力培养造就立场坚定、功底扎实、心无旁骛、甘守三尺讲台的中青年思政课教学名师。

五、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陕西开放大学(陕西工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思政课改革创新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思政课改革创新。学校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在发展规划、人才引进、公共资源使用等方面给予马克思主义学院优先保障。校党委每年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主要领导每年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现场办公会,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严格督导考核,在结合巡视巡察开展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检查中,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的检查力度;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列为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强化政策支撑机制。以育人成效为标准,完善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在要求、有利于教师职业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培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教师为目标,完善培训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健全教师成长激励机制。牢固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日常思政工作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阵地建设,培育和夯实发展平台,构建平台支持体系。在发展质量提升上,积极落实《陕西省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帮扶普通马克思主义学院机制》,主动与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子,发挥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源优势,帮助推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确保经费投入。在课程建设、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理论宣传、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改善学院办公条件,为学院发展创造充足空间与硬件支撑。按照高职全部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列支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培养培训费用。落实学院日常办公维持费、思政课建设等专项经费。以上各项经费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统筹管理与专款专用。


附件: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与任务分工一览表





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与任务分工一览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具体要求

牵头部门

责任部门











组织领导与管理













组织领导与管理

领导责任

1.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学校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校长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每学年分别到学院至少召开1次现场办公会,听取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题。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每学期讲授思政课不少于2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每学期讲授思政课不少于1次,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分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校领导和分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校领导要主动研究学院工作,对学院开展经常性工作指导。




党政办公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

2.校党委(常委)会议、校长办公会每学期分别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重点工作,会议决议及时落实。推动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发展,主动争取与有关部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有计划地安排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


党政办公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

3.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以及“双一流”建设方案进行重点建设,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建设经验,持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机构设置

1.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擦亮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开设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统一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2.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职数合理,按政治强,学术强,作风好要求配备齐全,勇于担当作为。班子成员是中共党员,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有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群众认可。

党委组织部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按课程分别设置教研室(组),党政工团组织机构健全,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机构运转有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


工作机制

1.制定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既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要求,又与本地或本校重点学院建设要求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学院


2.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院的基本功,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发挥学院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履行政治责任,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的贯彻执行。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完善学院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有关干部任用、党员队伍建设等工作,由党组织会议研究决定,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党组织先研究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健全学院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提升班子整体功能和议事决策水平。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


3.完善学院二级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

校工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础建设

1.学校在保障学院正常办公经费的基础上,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专项经费安排使用明确,专款专用。


财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2.保证学院办公用房,原则上教授有独立的教研用房。

国有资产管理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3.配备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硬件设备和图书资料室,图书期刊、音像资料齐全,更新及时。

图书馆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教学组织

1.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开课,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工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打牢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



2.落实课程学分及对应学时,不挪用或减少课堂教学学时。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合理安排教务,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有序衔接,原则上晚间和周末不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避免教师周课时安排过于集中。


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3.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编的最新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教学大纲。

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4.推行中班教学,班级规模原则上不超过100人。推广中班上课、小班研学讨论的教学模式。

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5.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专业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

各二级学院

教学实施

1.以教研室为单位建立健全严格的新教师试讲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听课互评制度、集中命题制度等,组织教师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培训提素质、集中备课提质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


2.具有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制度,建设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课程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马克思主义学院


3.探索考试评价方式改革,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学改革

1.系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创新,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注重改进教学模式,提倡专题教学,注重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的结合上回答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培育推广形式多样、效果良好、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培育推广“配方”新颖、“工艺”精湛、“包装”时尚有特色的品牌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务处

2.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用好社会大课堂,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落实学时学分、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实践教学原则上覆盖全体在校学生,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


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3.依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开发在线课程,建设名师名家网络示范课,推进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

4.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平台,广泛开展大学生自主学习活动。

信息化办公室马克思主义学院

各二级学院




教学考评

1.强化课堂教学纪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

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2.具有完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监测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

3.定期组织开展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活动,将教学质量和水平作为首要评价标准,确保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着力研究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实效性。

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4.以学生获得感为评价导向,以“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有己有人”为根本标准,在学生评教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探索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退出机制。


质量管理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

师资配备

1.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素养要求,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教师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


人事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2.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教师岗位,制定计划加快配齐建强专职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应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或相关学科背景;新任专职教师原则上是中共党员。


人事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3.选聘高水平专家担任特聘教授,统筹好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以及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院(系)党政负责人、名师大家和专业课骨干教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骨干等八支队伍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

马克思主义学院


4.建立“传帮带”工作机制,通过培训、访学、教学比赛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学科设置

1.学科设置严格规范,人才培养方案符合要求


教务处


2.明确二级学科带头人,发挥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学科研究成果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和规范。

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学研究

1.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开展科研,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深入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创性研究,加强贯穿于党的创新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及时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跟踪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深入研究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紧紧围绕进一步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科研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2.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有明确的二级学科归属和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学院


3.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开展科研成果评优奖励,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支持力度。

科研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4.支持教师经常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研讨交流。有条件的学院积极举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的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学术会议,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才培养

1.有条件的高校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已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高校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武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为祖国和人民矢志奋斗的信念。


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2.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本学科专业学士基本要求,开设核心课程。

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3.支持专职教师攻读本学科博士学位,安排中青年教师国内外研修。

人事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服务与社会影响

决策咨询

1.积极组织教师围绕重大现实问题、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经验总结开展调研,提交咨询报告。

马克思主义学院


2.支持教师参与各级党委政府重要文件、报告等起草工作,参与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理论宣讲

1.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


2.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宣讲团,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

马克思主义学院


3.支持教师在主流媒体刊发有影响的理论文章,创作通俗理论读物、音像作品,参加各类媒体政论节目,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抵制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支部建设

1.围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提高组织力和领导力,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引领,按照有利于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活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的原则,调整优化支部设置,推行在教研室设置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委组织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

2.严格“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每月至少固定半天时间开展党日活动,组织师生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


3.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和党员名师工程,创设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示范岗,使师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委组织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

4.建立师生思想政治状况定期研判制度,通过日常联系、谈心谈话等渠道,了解分析师生思想特点和变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


师德师风

1.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准入、在职培训管理全过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


2.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扎实推进师德建设,模范践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实施师德“一票否决”。

人事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化建设

1.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注重体现时代性和实践性。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学院文化,凝练体现办院目标的院训。

马克思主义学院


2.引领校园文化,提升理论品质,组织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学习活动。高水平教师积极担任学生理论社团指导教师,履行好指导、引导、服务、联系责任。

马克思主义学院


3.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引导师生建设良好的政治文化,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友情链接